第259章 將燃 “殺人者,公道也,萬兵未至,還……
關燈
小
中
大
後人用“薄紙輕下,星火四起”來形容文明十八年的這個冬天。
黎國大輔一句“耕者無食,種者無田,織者無衣,辛勞者無身,此為不公。”
終究擾動了天下無數求公道之心。
蜀、楚兩國合力攻黎卻遭慘敗,十萬兒郎拋屍山野,十萬兒郎成了黎國的俘虜,國中加征稅賦,時局動蕩難安,揭竿而起者就像撲不滅的火。
僅寒冬兩月,楚國抗繳納租就有四十餘起,其中七八起百姓聚眾過三百人,不僅敢沖殺縣衙,甚至敢據山稱王,文漆娘帶著二百人北上,到了朗州已有千餘人,再回羅霄山,她立起大旗,上書“公道分田”。
四字一出,貧寒者擁簇,富貴者恨極,國中瞬時有烽火遍地之勢頭。
蜀國年景要好些,孟氏也算寬仁,可惜的是,九月戰敗,久在富貴窩的老國主就纏綿病榻,到了十一月,終於熬不過去了,新主登基,老臣勳舊橫行朝中,上面風起雲湧,下面自然滿是聞風而動的蛀蟲。
位在北地的梁國沒有直接對黎國出兵,早就病退深宮的聖人還現身前朝,大有勵精圖治之勢,鹽政、糧政、商道、吞地、稅空……不過一秋,種種弊疾一時全發,徹底顯出了趙梁已然成了個朽爛的空架子,連巍巍紫微城中都每日有太監凍斃在無人角落,又遑論其他各處?
梁國又是已經被黎國環繞,一場大雪下來,整村整村的百姓在夜裏逃亡黎國。
陜州高氏也是一方小豪強,某個雪夜,家主高甫與其弟、其子一起被砍殺在自家大門前,血湧數丈。
門上有人蘸血而書:
“殺人者,公道也,萬兵未至,還有咱們。”
公道,又是公道!
那衛氏的胡言亂語要讓這天下變成什麽模樣?!分明是妖言惑眾,讓賤民做他們黎國的馬前卒!
無論正身處何等境地,無論國中有何等亂事,各國國主與豪強總有一件事是有志一同的——將那些送往各處的《致公道書》收繳銷毀,甚至將藏信之人也盡數梟首。
卻還是止不住那些字字句句流傳於民間。
星火既起,又怎會輕易熄滅?
而在此時,浩浩蕩蕩南下攻下了南吳全境的定遠軍近二十萬大軍正在度過自己在淮南、江南的第一個冬天。
田地補種和開荒自然是他們幹慣的活計了,修路和興建水利的腳步也沒有停下。
橫跨淮水,定遠軍建起了四座高掛鐵索橋和六座鐵索浮橋。
只這一項已是讓兩岸百姓嘆為觀止,自有史以來他們還沒想過有朝一日自己能不用船、不用游就到對面去。
長江上江流和緩處也在四個月間有了四座浮橋,只有浮橋還不夠,黃河上已經有了兩座鐵橋,明年文明十九年還要再開建三座,大運河和渭水上也各有一座鐵橋,長江自然也要有,原本的麟州軍械所被拆分改名為“黎國第二軍械所”、“黎國橋梁研造總司”、“黎國格物所一所”,其中“黎國橋梁研造司”遷往鄂州,“黎國格物所一所”遷往江寧。
在草原,黎國建起了史學家們親眼所見也無法描摹的巨大煤礦,順著鐵路,烏黑的煤到達幽州。
幽州的“幽雲冶鐵廠”有新造高爐二十座,一日全力產鋼可達兩萬石。
沿著五年內會修好的南北鐵路幽江線、沿江線,沿著運河,沿著正興起的大海運,鋼材可南下到鄂州——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造船廠將在三年內落成此處。
此外,在湛盧巨闕龍淵三部攻下南吳全境半月之後,原海東國也被承影將軍所率五千鐵騎所破,連同唐時懷遠府以南大部被更名為“遼東十三府”,正式成為了黎國疆土。
發生在南吳舊地和遼東十三府各處的就是之前黎國上下經歷過的——缺人,缺能說官話的,缺識字的,缺能算的,缺當地出身的官吏。
過去一年在荊州選出的官吏和原本淮北的官吏一樣順著江流被選派往各地,好在,之前裁撤各地守軍也為讓各地方多了些可用之人。
依照從前對韓氏叛軍一般的處置,定遠軍調八萬曾隨其主帥負隅頑抗的俘虜北上遼東墾荒開地。
這八萬人是原南吳與楚、蜀俘虜混編而成,遼東比白山更遠,卻有海東國積累的基業,也不好說日子是不是會比白山更難過,也和最初的白山墾荒軍一樣,他們在遼東呆滿五年就可以選擇是留在遼東還是回轉祖籍。
與此同時,黎國還征調了五萬原各州守軍組成遼東軍往遼東十三府駐守、墾邊。
黑水靺鞨各部一半因為偷襲定遠軍被衛燕歌打成了遼東十三府的一部分,另一半向大黎稱臣,送來了人參和熊皮,有黎國的十幾萬大軍在側,想來他們很快就會從驍勇善戰變作能歌善舞。
除了黑水靺鞨之外,室韋各部也向黎國稱臣,有幾部甚至主動提出南遷。
細算下來,承影部的五千人,為大黎帶回了比三個南吳全境還要大的土地,征服了海東、黑水靺鞨、室韋諸部,也震懾了在新羅打敗了李萱想要一統三方的王建。
衛燕歌“藍眼狼王”之名響徹九州,在當世名將之中聲勢僅在久不上戰場的衛薔之下。
有她平定東北,定遠軍也能將更多心力放在中原、西北及南方各處。
對著輿圖,披散著頭發的女子用手指在蜀、楚兩處畫了個圈。
“蜀國那些老臣看似洶洶,孟詠看似年幼,我倒是更看好孟詠,財部林管事和他打過交道,這位蜀國太子既有進取之心又有手腕,還識時務,他爹一手造出什麽三家伐吏,他卻早就看清了局勢,定是不想跟咱們再打,我打算年後派兩路使臣與他聊聊,聊不好就派幾千人帶著炮車去聊聊,打完了再讓人聊聊,也就差不多了,蜀國安逸了幾十年,蜀將畏戰而不求功,國勢如此,也不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能輕易改的。至於使臣人選,一個是林管事舉薦給我的於妙容,於妙容這幾年掌管商部和蜀國棉糧往來,竟然是個長袖善舞的性子,與蜀國各勢力都有能說的,另一個你們和越管事商議,找個和氣的。不和氣的事兒自有定遠軍去做。”
似乎有人偷偷笑了一聲,女子也沒回頭,又看向輿圖的另一處:
“楚國真是紙紮的一般,馬氏前面在與咱們打仗,他身後那些節度使的降書都壘了半人高了,明年秋後,不管蜀國如何,發兵攻楚。”
修長的手指打了個叉,燈火照亮手背上的長疤。
說話的女子就是大黎的開國大輔衛薔。
替衛薔舉著燈的少女小心避過衛薔的手,又讓燈火隨著從楚往西北去。
在衛薔身後,有人低聲道:
“行歌在西北日日秣兵歷馬,每次給我來信,都說您今日下令,他明日就能攻破甘州烏護的王庭。”
“他給我的信倒是慎重多了,每次都只說練兵如何,征兵如何,西進之類都是借了裴道真的口說的。”衛薔笑著回頭,轉回來看向輿圖,“原來是去磨你了。”
又指了指已經向黎國稱臣的吳越和閩:“這兩處,你要有數。”
“元帥放心。”
衛薔點了點頭。
“你們剛來也沒歇息,就被我揪著半夜開會,就是因為我實在太放心了。”
火光跳了下,衛薔身後的女子眼中淺淺有些笑意:“但是我們對元帥的身子不放心。”
“我到了江南好吃好喝了半年,有什麽可讓你們擔心的?甘州烏護……去年又是大雪不斷,拓遠部的日子也不好過,要動手就讓他們出五千騎兵和純鈞部一起攻打甘州烏護,也不用等到秋後,就定在春種之後吧,我給歸義的張娘子寫了信,信上日子晚了幾天,你們到時候了寄出去,裴道真這幾年攢了不少家底,再給他調今年新出的一百門火炮應該夠了。”
“是!”
衛薔從小姑娘的手裏接過燈拿在手裏,一轉身,半濕的長發晃了晃:“後日金陵的吏考揭榜,還在金陵的‘衛薔’是一定會去看看的,就算不說話也會看熱鬧。”
她看的是另一個戴著鬥篷的瘦高人影,自始至終那人一言不發。
衛薔也不在意,笑著說:
“錢袋裏剩的錢不多了,吃碗餛飩還夠,就別去茶肆了。”
又對離自己近的人說:“龍婆在荊州,小事問大秘書長李若靈寶,大事你和大學政、葉刺史商議,裴盈想要隨隊出使你盡管讓她去。”
“是。”穿著一身黑色鐵甲的女人擡起頭,在燈光映照下一雙藍色的眼眸隱隱有金光流轉,正是所有人都以為她還在遼東的承影將軍衛燕歌。
藍眼狼王被遼東的烽火砥礪過,大半年不見,身上肅殺之氣更勝,站在堂中就如同一把鞘中刀,走近了人們才能察覺那刀鞘是敵人血肉所造就。
“你在遼東做的極好。”
說話時衛薔笑著拍了下衛燕歌的肩。
“我實在想不出世上還有誰能做得比你更好了,心神別總繃著。”
“是。”
衛燕歌微微低頭,只覺得心裏軟成了炙熱又柔軟的一團,這世上除了阿姊,再沒有誰的一句讚賞讓她能如此。
“也勞煩你了,越天狼,這名字著實不錯。”衛薔笑看向鬥篷下的人。
遮臉的鬥篷緩緩落下,鬥篷下遮蓋的女子對衛薔行了個軍禮。
這女子長發成辮,長眉俊目,與在中衣外裹了裘衣披著頭發的衛薔足足有九分像。
她如今叫越天狼。
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越天狼雙手合十,她不能說話,只能這樣表示自己能被元帥信任,實在是極其榮耀之事。
衛薔懂了她的意思:
“也是我榮幸,若不是想到有你,我想去洛陽也得另尋別路。”
“總之,短則正月,長則到明年大會之前,我定會回來,實在有要緊的,你們就傳信給洛陽的魚腸……”衛薔頓了下,又笑了:“我記得從前我有個暗號是‘刀客’,這次,暗號就叫‘尋芳’。”
“咳……”坐在一側同樣是穿著中衣的崔瑤哈欠打了一半嗆住了,笑罵道,“知道的你是要去找阿薇,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要去如何不正經。”
“崔姨又知道我去了洛陽定是要做正經事?”衛薔笑著反問。
崔瑤看著她竟說不出話來,看向李若靈寶,只看見年紀輕輕的大秘書長仿佛沒聽見。
一看就是飽經磨練。
衛薔也不只是要說笑,她看著面前這些自己信重之人,低聲道:
“阿薇來信讓我去洛陽,我是定要去的,就算不能即時發兵攻梁,我自己的妹妹和外祖,我得把人帶出來。”
想起外祖給自己寫的信,衛薔垂眸一笑。
“夜不早了,你們早些歇息,長袖,你是細心機靈的,小心幫你天狼阿姊。”
容貌太過出色的小姑娘連連點頭。
一一看過面前看著眾人,衛薔搖頭嘆息:“好了,你們都去睡吧,還真要看我改裝易容?”
崔瑤和葉嫵兒當先站起來,叮囑著讓她別忘了吃喝休息加吃藥,嘮叨許久才離開了正堂。
輪到衛燕歌,衛薔抱住她拍了拍肩膀:“崔姨嘮叨我的我也想嘮叨給你聽,咱倆就別互相啰嗦了。”
“阿姊你早些回來,年後我派清歌去洛陽,二月不歸,我親自去洛陽尋你。”
衛薔:“……我三月不回來北梁是不是就被你打下來了?”
越天狼脫下鬥篷,學著衛薔的樣子解開長發,蘇長袖將衛薔放在一旁的裘衣換在了她身上。
一刻之後,打著哈欠的“大輔”帶著自己身邊漂亮的小姑娘回營帳休息。
目所難及的濃濃夜色裏,穿著一身承影部鐵甲的女子縱馬遠去。
……
雪終於停了,宮中往來宮人卻越發瑟縮起來,進了臘月,宮裏終於發了些冬衣下來,勉強一人有一件,摸著就不是新的棉花,穿在身上也更像個夾衣,有手巧的宮女以為是棉花太舊,將衣服拆看一看,些許棉花夾著破布片,這等衣服又哪能抵禦了雪化時的刺骨之寒?
新的棉被也是一樣不頂事的,大太監、大宮女搶了小太監、小宮女的棉衣勉強度日,凍死在各處宮室還算去了個清靜,被凍病凍傷的被趕出去扔到夾道裏任憑人清醒著死去,才是死都不得好死。
實在活不下去的宮人終於想到了一個能救了自己性命的去處——九州池上的飛花殿——聖人現身明堂之後皇後的修養之地。
“啟稟聖後娘娘,韓太尉進貢了些白魚,聖人命奴婢來給娘娘加菜。”
大太監將魚從熱騰騰的食盒裏取出放在桌上。
“這菜名叫白玉醉,白魚是用江南米酒糟了三日才上鍋蒸好……”
“難怪一股酒肉氣。”坐在案前的女子毫不客氣地說道,“琴心,朕不耐煩這味道,你將這魚給宮人們分了吧。”
琴心沒說話,擺擺手,兩個小宮人立刻悄無聲息地上來將酒香四溢的魚給撤了下去。
大太監左右看看,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穿著一身杏色羅裙的聖後又吃了幾口筍片,將筷子放在了一旁。
“這宮裏到處都是死人的臭氣,竟有人還能吃得下酒肉。”
看著之前擺過白魚的地方,她一臉嫌惡之色:“將這桌布也換了吧。”
琴心輕輕行了一禮,讓人將桌上的布換了下去。
這些布是上好的錦緞,隨便扔在飛花殿的角門外,自有活不下去的小宮人拿走,在宮裏是換不來棉衣的,換點柴也能續了性命。
“外面魚池結冰了麽?”
“回聖後娘娘,岸邊一直有人日夜生火,魚池並未結冰。”
聖後滿意地點點頭。
“娘娘今日要去賞魚麽?”
“不去,找些人把殿外的殘雪和冰都清了,別讓皇子回來的時候摔著。”
“是。”
說完,也沒什麽還需交代的,聖後坐在榻上,拿起了一本書。
她進了飛花殿的那天,聖人怕她養身子無趣,送了好些書來,除了佛經就是《女誡》之類,現在都整整齊齊地碼在架上,窮極無聊,聖後也會翻看幾頁。
飛花殿裏的光景,從朝到暮,日日往覆,聖後總坐在榻上,要麽看書,要麽發呆,像是將自己的一道影凝在了光華稀薄的白墻上。
這樣的日子過了半年,琴心都覺得自己越發沈默,又覺得聖後並無甚變化,只是越來越不愛吃肉了。
“娘娘,趁著還沒起風,您要不要出去走走?”
“不必。”
沒有戴釵環的聖後臉上沒什麽表情,好像喜怒連著脂粉被她一並洗去了。
看了自己的女官一眼,聖後緩緩道:“這些書還是有趣的,你也不必覺得我無聊。”
“……是。”
暮色漸染,有小太監一路小跑來傳信說皇子被聖人留下考校功課,今日就不來給聖後請安了。
聖後也還是淡淡的。
飛花殿裏的這一日一切越發淺淡起來。
掌燈入夜,聖後正要沐浴,外面忽然傳來一陣喧鬧聲,琴心快步走出去,看見穿著蔥綠羅裙的女子光著腳跪在地上。
“錢昭儀?”
“琴心姑姑,妾想見聖後!”
“錢昭儀,時辰已晚。”
匍匐在地的美人眼中湧出淚來。
“讓她進來吧。”
裹著灑金大紅鬥篷的聖後站在紅色的燈籠下,聲色淺淡。
錢昭儀踉蹌起身,又結結實實地跪在了聖後的面前。
“娘娘,妾求您,妾願意留在飛花殿做個粗實宮人,您留下妾吧!”
傳說在聖人面前最得寵的錢昭儀今年也才十六歲,在琴心的眼裏也不過是個不知明日死在何處的小姑娘,見她膝行要抱住聖後的大腿,琴心一把攔住了她。
“錢昭儀,有話好好說!”
“娘娘!求求您!您救救妾吧!”
明明已經是被困在九州池旁的飛花殿,連想看書都不得,聖後站在那,就讓人明白誰是這個皇宮真正的主人。
錢絲兒一把抓住了聖後的裙角,整個人趴在地上,哀痛得像是將要死去的鸝鳥:
“娘娘,聖人他簡直……”
“聖人他大病初愈,正是極好的時候。”在她頭頂,聖後輕聲說,“不會有絲毫不好。”
剎那間,錢絲兒緊緊捂住了自己的嘴,才進宮兩個月的少女似乎明白了什麽極要緊的規矩。
聖後沒有看她。
“錢昭儀年紀小,憂心自己不知道怎麽照顧聖人,情急之下,情有可原。”
聖後看的是琴心。
女官緩緩點頭。
錢昭儀淚流滿面。
守門的小太監走過來小聲說:“聖後,大德殿召錢昭儀侍寢,石將軍派的人來了。”
“聖人要你,你就去。”
聖後的手中拿著一卷《女則》,她微微俯身,用書挑起了錢絲兒的下巴。
“‘飲清茹淡,祛疾延齡。得失損益,判然懸絕矣。’有不懂不知之處,看看這些書,恍惚也會得些道理。”
她眸光幽幽,容貌僅是清秀,仿佛全然不是人們盛傳的那副乖張可怕模樣。
錢絲兒的眼神與她的眸光一觸既碎,片刻後,年輕的宮嬪慘然一笑:
“是!妾幸得聖後教誨。”
站起身,錢絲兒小心退出去,不多時,外面突然傳來又一陣喧鬧。
“來人啊!昭儀娘娘掉進魚池裏了!”
飛花殿裏,披著鬥篷的女人笑了笑,將那本《女則》扔在地上,腳上的繡鞋徑直踩了過去。
“我在的時候,這些世家覺得我不好,我不在了,他們又不肯好好伺候趙啟恩……趙啟悠還在邢州稱病麽?”
“回娘娘,聖人派了十個禦醫去邢州。”
衛薇脫下了身上的鬥篷,露出了素色的中衣。
“世家不可靠,宗親不能依,清流是我提拔的,唯一能用的韓熹是背叛了我去投他的……茍延殘喘這麽多年,只為了看自己眾叛親離、日薄西山,哈。”
似有似無的笑掛在聖後的臉上,她揮揮手,讓琴心退下。
琴心退下,一個大太監走進殿內,小心關上了門。
“聖後,奴婢來給您讀書了。”
“好。”
衛薇斜靠在榻上,隨手抽出了一卷書,扔在了他身上。
“今日讀這個。”
“是。”
那“太監”卻並未拿起書卷,只摘帽脫衣,露出了屬於男人的嘴和手。
不多時,輕薄紗衣軟飄飄落下,正遮住了那卷《楞嚴經四種決定清凈明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黎國大輔一句“耕者無食,種者無田,織者無衣,辛勞者無身,此為不公。”
終究擾動了天下無數求公道之心。
蜀、楚兩國合力攻黎卻遭慘敗,十萬兒郎拋屍山野,十萬兒郎成了黎國的俘虜,國中加征稅賦,時局動蕩難安,揭竿而起者就像撲不滅的火。
僅寒冬兩月,楚國抗繳納租就有四十餘起,其中七八起百姓聚眾過三百人,不僅敢沖殺縣衙,甚至敢據山稱王,文漆娘帶著二百人北上,到了朗州已有千餘人,再回羅霄山,她立起大旗,上書“公道分田”。
四字一出,貧寒者擁簇,富貴者恨極,國中瞬時有烽火遍地之勢頭。
蜀國年景要好些,孟氏也算寬仁,可惜的是,九月戰敗,久在富貴窩的老國主就纏綿病榻,到了十一月,終於熬不過去了,新主登基,老臣勳舊橫行朝中,上面風起雲湧,下面自然滿是聞風而動的蛀蟲。
位在北地的梁國沒有直接對黎國出兵,早就病退深宮的聖人還現身前朝,大有勵精圖治之勢,鹽政、糧政、商道、吞地、稅空……不過一秋,種種弊疾一時全發,徹底顯出了趙梁已然成了個朽爛的空架子,連巍巍紫微城中都每日有太監凍斃在無人角落,又遑論其他各處?
梁國又是已經被黎國環繞,一場大雪下來,整村整村的百姓在夜裏逃亡黎國。
陜州高氏也是一方小豪強,某個雪夜,家主高甫與其弟、其子一起被砍殺在自家大門前,血湧數丈。
門上有人蘸血而書:
“殺人者,公道也,萬兵未至,還有咱們。”
公道,又是公道!
那衛氏的胡言亂語要讓這天下變成什麽模樣?!分明是妖言惑眾,讓賤民做他們黎國的馬前卒!
無論正身處何等境地,無論國中有何等亂事,各國國主與豪強總有一件事是有志一同的——將那些送往各處的《致公道書》收繳銷毀,甚至將藏信之人也盡數梟首。
卻還是止不住那些字字句句流傳於民間。
星火既起,又怎會輕易熄滅?
而在此時,浩浩蕩蕩南下攻下了南吳全境的定遠軍近二十萬大軍正在度過自己在淮南、江南的第一個冬天。
田地補種和開荒自然是他們幹慣的活計了,修路和興建水利的腳步也沒有停下。
橫跨淮水,定遠軍建起了四座高掛鐵索橋和六座鐵索浮橋。
只這一項已是讓兩岸百姓嘆為觀止,自有史以來他們還沒想過有朝一日自己能不用船、不用游就到對面去。
長江上江流和緩處也在四個月間有了四座浮橋,只有浮橋還不夠,黃河上已經有了兩座鐵橋,明年文明十九年還要再開建三座,大運河和渭水上也各有一座鐵橋,長江自然也要有,原本的麟州軍械所被拆分改名為“黎國第二軍械所”、“黎國橋梁研造總司”、“黎國格物所一所”,其中“黎國橋梁研造司”遷往鄂州,“黎國格物所一所”遷往江寧。
在草原,黎國建起了史學家們親眼所見也無法描摹的巨大煤礦,順著鐵路,烏黑的煤到達幽州。
幽州的“幽雲冶鐵廠”有新造高爐二十座,一日全力產鋼可達兩萬石。
沿著五年內會修好的南北鐵路幽江線、沿江線,沿著運河,沿著正興起的大海運,鋼材可南下到鄂州——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造船廠將在三年內落成此處。
此外,在湛盧巨闕龍淵三部攻下南吳全境半月之後,原海東國也被承影將軍所率五千鐵騎所破,連同唐時懷遠府以南大部被更名為“遼東十三府”,正式成為了黎國疆土。
發生在南吳舊地和遼東十三府各處的就是之前黎國上下經歷過的——缺人,缺能說官話的,缺識字的,缺能算的,缺當地出身的官吏。
過去一年在荊州選出的官吏和原本淮北的官吏一樣順著江流被選派往各地,好在,之前裁撤各地守軍也為讓各地方多了些可用之人。
依照從前對韓氏叛軍一般的處置,定遠軍調八萬曾隨其主帥負隅頑抗的俘虜北上遼東墾荒開地。
這八萬人是原南吳與楚、蜀俘虜混編而成,遼東比白山更遠,卻有海東國積累的基業,也不好說日子是不是會比白山更難過,也和最初的白山墾荒軍一樣,他們在遼東呆滿五年就可以選擇是留在遼東還是回轉祖籍。
與此同時,黎國還征調了五萬原各州守軍組成遼東軍往遼東十三府駐守、墾邊。
黑水靺鞨各部一半因為偷襲定遠軍被衛燕歌打成了遼東十三府的一部分,另一半向大黎稱臣,送來了人參和熊皮,有黎國的十幾萬大軍在側,想來他們很快就會從驍勇善戰變作能歌善舞。
除了黑水靺鞨之外,室韋各部也向黎國稱臣,有幾部甚至主動提出南遷。
細算下來,承影部的五千人,為大黎帶回了比三個南吳全境還要大的土地,征服了海東、黑水靺鞨、室韋諸部,也震懾了在新羅打敗了李萱想要一統三方的王建。
衛燕歌“藍眼狼王”之名響徹九州,在當世名將之中聲勢僅在久不上戰場的衛薔之下。
有她平定東北,定遠軍也能將更多心力放在中原、西北及南方各處。
對著輿圖,披散著頭發的女子用手指在蜀、楚兩處畫了個圈。
“蜀國那些老臣看似洶洶,孟詠看似年幼,我倒是更看好孟詠,財部林管事和他打過交道,這位蜀國太子既有進取之心又有手腕,還識時務,他爹一手造出什麽三家伐吏,他卻早就看清了局勢,定是不想跟咱們再打,我打算年後派兩路使臣與他聊聊,聊不好就派幾千人帶著炮車去聊聊,打完了再讓人聊聊,也就差不多了,蜀國安逸了幾十年,蜀將畏戰而不求功,國勢如此,也不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能輕易改的。至於使臣人選,一個是林管事舉薦給我的於妙容,於妙容這幾年掌管商部和蜀國棉糧往來,竟然是個長袖善舞的性子,與蜀國各勢力都有能說的,另一個你們和越管事商議,找個和氣的。不和氣的事兒自有定遠軍去做。”
似乎有人偷偷笑了一聲,女子也沒回頭,又看向輿圖的另一處:
“楚國真是紙紮的一般,馬氏前面在與咱們打仗,他身後那些節度使的降書都壘了半人高了,明年秋後,不管蜀國如何,發兵攻楚。”
修長的手指打了個叉,燈火照亮手背上的長疤。
說話的女子就是大黎的開國大輔衛薔。
替衛薔舉著燈的少女小心避過衛薔的手,又讓燈火隨著從楚往西北去。
在衛薔身後,有人低聲道:
“行歌在西北日日秣兵歷馬,每次給我來信,都說您今日下令,他明日就能攻破甘州烏護的王庭。”
“他給我的信倒是慎重多了,每次都只說練兵如何,征兵如何,西進之類都是借了裴道真的口說的。”衛薔笑著回頭,轉回來看向輿圖,“原來是去磨你了。”
又指了指已經向黎國稱臣的吳越和閩:“這兩處,你要有數。”
“元帥放心。”
衛薔點了點頭。
“你們剛來也沒歇息,就被我揪著半夜開會,就是因為我實在太放心了。”
火光跳了下,衛薔身後的女子眼中淺淺有些笑意:“但是我們對元帥的身子不放心。”
“我到了江南好吃好喝了半年,有什麽可讓你們擔心的?甘州烏護……去年又是大雪不斷,拓遠部的日子也不好過,要動手就讓他們出五千騎兵和純鈞部一起攻打甘州烏護,也不用等到秋後,就定在春種之後吧,我給歸義的張娘子寫了信,信上日子晚了幾天,你們到時候了寄出去,裴道真這幾年攢了不少家底,再給他調今年新出的一百門火炮應該夠了。”
“是!”
衛薔從小姑娘的手裏接過燈拿在手裏,一轉身,半濕的長發晃了晃:“後日金陵的吏考揭榜,還在金陵的‘衛薔’是一定會去看看的,就算不說話也會看熱鬧。”
她看的是另一個戴著鬥篷的瘦高人影,自始至終那人一言不發。
衛薔也不在意,笑著說:
“錢袋裏剩的錢不多了,吃碗餛飩還夠,就別去茶肆了。”
又對離自己近的人說:“龍婆在荊州,小事問大秘書長李若靈寶,大事你和大學政、葉刺史商議,裴盈想要隨隊出使你盡管讓她去。”
“是。”穿著一身黑色鐵甲的女人擡起頭,在燈光映照下一雙藍色的眼眸隱隱有金光流轉,正是所有人都以為她還在遼東的承影將軍衛燕歌。
藍眼狼王被遼東的烽火砥礪過,大半年不見,身上肅殺之氣更勝,站在堂中就如同一把鞘中刀,走近了人們才能察覺那刀鞘是敵人血肉所造就。
“你在遼東做的極好。”
說話時衛薔笑著拍了下衛燕歌的肩。
“我實在想不出世上還有誰能做得比你更好了,心神別總繃著。”
“是。”
衛燕歌微微低頭,只覺得心裏軟成了炙熱又柔軟的一團,這世上除了阿姊,再沒有誰的一句讚賞讓她能如此。
“也勞煩你了,越天狼,這名字著實不錯。”衛薔笑看向鬥篷下的人。
遮臉的鬥篷緩緩落下,鬥篷下遮蓋的女子對衛薔行了個軍禮。
這女子長發成辮,長眉俊目,與在中衣外裹了裘衣披著頭發的衛薔足足有九分像。
她如今叫越天狼。
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越天狼雙手合十,她不能說話,只能這樣表示自己能被元帥信任,實在是極其榮耀之事。
衛薔懂了她的意思:
“也是我榮幸,若不是想到有你,我想去洛陽也得另尋別路。”
“總之,短則正月,長則到明年大會之前,我定會回來,實在有要緊的,你們就傳信給洛陽的魚腸……”衛薔頓了下,又笑了:“我記得從前我有個暗號是‘刀客’,這次,暗號就叫‘尋芳’。”
“咳……”坐在一側同樣是穿著中衣的崔瑤哈欠打了一半嗆住了,笑罵道,“知道的你是要去找阿薇,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要去如何不正經。”
“崔姨又知道我去了洛陽定是要做正經事?”衛薔笑著反問。
崔瑤看著她竟說不出話來,看向李若靈寶,只看見年紀輕輕的大秘書長仿佛沒聽見。
一看就是飽經磨練。
衛薔也不只是要說笑,她看著面前這些自己信重之人,低聲道:
“阿薇來信讓我去洛陽,我是定要去的,就算不能即時發兵攻梁,我自己的妹妹和外祖,我得把人帶出來。”
想起外祖給自己寫的信,衛薔垂眸一笑。
“夜不早了,你們早些歇息,長袖,你是細心機靈的,小心幫你天狼阿姊。”
容貌太過出色的小姑娘連連點頭。
一一看過面前看著眾人,衛薔搖頭嘆息:“好了,你們都去睡吧,還真要看我改裝易容?”
崔瑤和葉嫵兒當先站起來,叮囑著讓她別忘了吃喝休息加吃藥,嘮叨許久才離開了正堂。
輪到衛燕歌,衛薔抱住她拍了拍肩膀:“崔姨嘮叨我的我也想嘮叨給你聽,咱倆就別互相啰嗦了。”
“阿姊你早些回來,年後我派清歌去洛陽,二月不歸,我親自去洛陽尋你。”
衛薔:“……我三月不回來北梁是不是就被你打下來了?”
越天狼脫下鬥篷,學著衛薔的樣子解開長發,蘇長袖將衛薔放在一旁的裘衣換在了她身上。
一刻之後,打著哈欠的“大輔”帶著自己身邊漂亮的小姑娘回營帳休息。
目所難及的濃濃夜色裏,穿著一身承影部鐵甲的女子縱馬遠去。
……
雪終於停了,宮中往來宮人卻越發瑟縮起來,進了臘月,宮裏終於發了些冬衣下來,勉強一人有一件,摸著就不是新的棉花,穿在身上也更像個夾衣,有手巧的宮女以為是棉花太舊,將衣服拆看一看,些許棉花夾著破布片,這等衣服又哪能抵禦了雪化時的刺骨之寒?
新的棉被也是一樣不頂事的,大太監、大宮女搶了小太監、小宮女的棉衣勉強度日,凍死在各處宮室還算去了個清靜,被凍病凍傷的被趕出去扔到夾道裏任憑人清醒著死去,才是死都不得好死。
實在活不下去的宮人終於想到了一個能救了自己性命的去處——九州池上的飛花殿——聖人現身明堂之後皇後的修養之地。
“啟稟聖後娘娘,韓太尉進貢了些白魚,聖人命奴婢來給娘娘加菜。”
大太監將魚從熱騰騰的食盒裏取出放在桌上。
“這菜名叫白玉醉,白魚是用江南米酒糟了三日才上鍋蒸好……”
“難怪一股酒肉氣。”坐在案前的女子毫不客氣地說道,“琴心,朕不耐煩這味道,你將這魚給宮人們分了吧。”
琴心沒說話,擺擺手,兩個小宮人立刻悄無聲息地上來將酒香四溢的魚給撤了下去。
大太監左右看看,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穿著一身杏色羅裙的聖後又吃了幾口筍片,將筷子放在了一旁。
“這宮裏到處都是死人的臭氣,竟有人還能吃得下酒肉。”
看著之前擺過白魚的地方,她一臉嫌惡之色:“將這桌布也換了吧。”
琴心輕輕行了一禮,讓人將桌上的布換了下去。
這些布是上好的錦緞,隨便扔在飛花殿的角門外,自有活不下去的小宮人拿走,在宮裏是換不來棉衣的,換點柴也能續了性命。
“外面魚池結冰了麽?”
“回聖後娘娘,岸邊一直有人日夜生火,魚池並未結冰。”
聖後滿意地點點頭。
“娘娘今日要去賞魚麽?”
“不去,找些人把殿外的殘雪和冰都清了,別讓皇子回來的時候摔著。”
“是。”
說完,也沒什麽還需交代的,聖後坐在榻上,拿起了一本書。
她進了飛花殿的那天,聖人怕她養身子無趣,送了好些書來,除了佛經就是《女誡》之類,現在都整整齊齊地碼在架上,窮極無聊,聖後也會翻看幾頁。
飛花殿裏的光景,從朝到暮,日日往覆,聖後總坐在榻上,要麽看書,要麽發呆,像是將自己的一道影凝在了光華稀薄的白墻上。
這樣的日子過了半年,琴心都覺得自己越發沈默,又覺得聖後並無甚變化,只是越來越不愛吃肉了。
“娘娘,趁著還沒起風,您要不要出去走走?”
“不必。”
沒有戴釵環的聖後臉上沒什麽表情,好像喜怒連著脂粉被她一並洗去了。
看了自己的女官一眼,聖後緩緩道:“這些書還是有趣的,你也不必覺得我無聊。”
“……是。”
暮色漸染,有小太監一路小跑來傳信說皇子被聖人留下考校功課,今日就不來給聖後請安了。
聖後也還是淡淡的。
飛花殿裏的這一日一切越發淺淡起來。
掌燈入夜,聖後正要沐浴,外面忽然傳來一陣喧鬧聲,琴心快步走出去,看見穿著蔥綠羅裙的女子光著腳跪在地上。
“錢昭儀?”
“琴心姑姑,妾想見聖後!”
“錢昭儀,時辰已晚。”
匍匐在地的美人眼中湧出淚來。
“讓她進來吧。”
裹著灑金大紅鬥篷的聖後站在紅色的燈籠下,聲色淺淡。
錢昭儀踉蹌起身,又結結實實地跪在了聖後的面前。
“娘娘,妾求您,妾願意留在飛花殿做個粗實宮人,您留下妾吧!”
傳說在聖人面前最得寵的錢昭儀今年也才十六歲,在琴心的眼裏也不過是個不知明日死在何處的小姑娘,見她膝行要抱住聖後的大腿,琴心一把攔住了她。
“錢昭儀,有話好好說!”
“娘娘!求求您!您救救妾吧!”
明明已經是被困在九州池旁的飛花殿,連想看書都不得,聖後站在那,就讓人明白誰是這個皇宮真正的主人。
錢絲兒一把抓住了聖後的裙角,整個人趴在地上,哀痛得像是將要死去的鸝鳥:
“娘娘,聖人他簡直……”
“聖人他大病初愈,正是極好的時候。”在她頭頂,聖後輕聲說,“不會有絲毫不好。”
剎那間,錢絲兒緊緊捂住了自己的嘴,才進宮兩個月的少女似乎明白了什麽極要緊的規矩。
聖後沒有看她。
“錢昭儀年紀小,憂心自己不知道怎麽照顧聖人,情急之下,情有可原。”
聖後看的是琴心。
女官緩緩點頭。
錢昭儀淚流滿面。
守門的小太監走過來小聲說:“聖後,大德殿召錢昭儀侍寢,石將軍派的人來了。”
“聖人要你,你就去。”
聖後的手中拿著一卷《女則》,她微微俯身,用書挑起了錢絲兒的下巴。
“‘飲清茹淡,祛疾延齡。得失損益,判然懸絕矣。’有不懂不知之處,看看這些書,恍惚也會得些道理。”
她眸光幽幽,容貌僅是清秀,仿佛全然不是人們盛傳的那副乖張可怕模樣。
錢絲兒的眼神與她的眸光一觸既碎,片刻後,年輕的宮嬪慘然一笑:
“是!妾幸得聖後教誨。”
站起身,錢絲兒小心退出去,不多時,外面突然傳來又一陣喧鬧。
“來人啊!昭儀娘娘掉進魚池裏了!”
飛花殿裏,披著鬥篷的女人笑了笑,將那本《女則》扔在地上,腳上的繡鞋徑直踩了過去。
“我在的時候,這些世家覺得我不好,我不在了,他們又不肯好好伺候趙啟恩……趙啟悠還在邢州稱病麽?”
“回娘娘,聖人派了十個禦醫去邢州。”
衛薇脫下了身上的鬥篷,露出了素色的中衣。
“世家不可靠,宗親不能依,清流是我提拔的,唯一能用的韓熹是背叛了我去投他的……茍延殘喘這麽多年,只為了看自己眾叛親離、日薄西山,哈。”
似有似無的笑掛在聖後的臉上,她揮揮手,讓琴心退下。
琴心退下,一個大太監走進殿內,小心關上了門。
“聖後,奴婢來給您讀書了。”
“好。”
衛薇斜靠在榻上,隨手抽出了一卷書,扔在了他身上。
“今日讀這個。”
“是。”
那“太監”卻並未拿起書卷,只摘帽脫衣,露出了屬於男人的嘴和手。
不多時,輕薄紗衣軟飄飄落下,正遮住了那卷《楞嚴經四種決定清凈明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